闟然
词语 | 闟然 |
---|---|
拼音 | xì rá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住立貌;安定貌。(二)、投物有声貌。 解释二: (一)、住立貌;安定貌。 《管子·小问》:“ 桓公 北伐 孤竹 ,未至 卑耳 之谿十里,闟然止。” 尹知章 注:“闟,住立貌。”《史记·匈奴列传》:“寝兵休卒养马,世世昌乐,闟然更始。”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闟,安定意也。” (二)、投物有声貌。 《韩诗外传》卷二:“ 巫马期 喟然仰天而嘆,闟然投鎌於地。” 【闟】字解释: 闟xì 安定。 长戟。 〔闟然〕忽然;突然,如“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谿十里,闟闟止。” 群鸟聚集。 闟 sè 古通“鈒”:“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 闟 tà 物体落在地上发出的声音:“闟然投镰于地。” 床榻。 〔闟茸( 古通“蹋”。r弉g )〕同“闒茸”,地位卑贱的人,如“嫉妒闟闟。” 笔画数:20; 部首:門; 笔顺编号:51122511341251541541 【然】字解释: 然 |
上一个:格色
下一个:顾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