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沦
词语 | 浑沦 |
---|---|
拼音 | hún lú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形容浑沌不清解释二: (一)、亦作“ 浑仑 ”。囫囵。整个儿。 《朱子语类》卷三三:“ 程 説似浑沦一箇屋子,某説如屋下分间架尔。” 元 耶律楚材 《谢圣安澄公馈药》诗:“子细嚼时元不碍,浑沦吞下也无妨。” (二)、亦作“ 浑仑 ”。指宇宙形成前的迷蒙状态。 《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宋 李纲 《<易传内篇>序》:“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三者浑沦而不相离。”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南岳 ﹞正如雷尊象鼎,虽丹碧烂然,而太朴浑沦之气,非鬼工匠手所能拟议。” 雷昭性 《参禅白云古刹不能静诗以遣之》:“元气分清浊,玄黄因之剖……倘能长浑仑,幻化尽苍狗。” (三)、浑沌。浑然不分明。 鲁迅 《南腔北调集·捣鬼心传》:“我觉得最可怕的还是 晋 人所记的脸无五官,浑沦如鸡蛋的山中厉鬼。” (四)、自然,质朴。 唐 崔令钦 《教坊记》:“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纳悽惋,收歛浑沦。”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四·古图书》:“ 林循 印,龟纽,篆法纽制,浑沦淳厚,真 汉 物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空同诗》:“ 宣德 文体多浑沦,伟哉 东里 廊庙珍。” 解释三: 道教名词之一,义同“混沌”、“太极”、“无极”等形容道之初始状态的名词,后引申义又有模糊不清,以及各行各业道之大者,【浑沦】道教教义名词。指宇宙形成前的迷蒙状态。义同“浑沌”。 【浑】字解释: 浑(渾) hún 水不清,污浊:浑水摸鱼。浑浊。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浑人。浑话。浑蛋。浑浑噩噩。 全,满:浑身。浑然。 天然的,淳朴的:浑古。浑朴。浑厚。 简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姓。 清 笔画数:9;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451512 【沦】字解释: 沦(淪) lún 水上的波纹:沦漪。 沉没(mì),降落:沦落。沦陷。沦亡。沉沦。沦丧(sàng )。沦殁。沦肌浃髓(浸透肌肉,深入骨髓。喻感受或中毒深)。 笔画数:7;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3435 |
上一个:三夏
下一个:埳井之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