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
词语 | 三夏 |
---|---|
拼音 | sān xià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夏收、夏种和夏管的合称。(二)、指夏季的三个月。也指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 解释二: (一)、旧称阴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合称三夏。亦指夏季的第三个月。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十八》:“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清 李颙 《夏日》诗:“炎光烁南溟,溽暑融三夏。” (二)、三个夏季,即三年。 宋 晁贯之 《墨经·新故》:“凡新墨不过三夏,殆不堪用。” (三)、古代乐曲《肆夏》、《韶夏》、《纳夏》的总称。 《左传·襄公四年》:“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 (四)、农业劳动中夏收、夏种、夏管的总称。如:师生下农村,支援三夏。 解释三: 三夏,指经过夏季三次,即三年之意。旧时以阴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此夏季的三个月,合称为「三夏」。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十八》:“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三】字解释: 三sān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中译英:three 【夏】字解释: 夏xi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 中国朝代名:夏代。夏历。 指中国:华夏。 姓。 冬 笔画数:10; 部首:夂; 笔顺编号:1325111354 |
上一个:腌臜混沌
下一个:浑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