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
词语 | 巴扎 |
---|---|
拼音 | bā zhā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维吾尔语音译词。意为“商业繁盛之区”或“集市”。 清 代译作“八杂儿”或“八栅尔”。我国 新疆 维吾尔等族人民进行交易的场所。解释二: (一)、维吾尔语音译词。意为“商业繁盛之区”或“集市”。 清 代译作“八杂儿”或“八栅尔”。我国 新疆 维吾尔等族人民进行交易的场所。 【巴】字解释: 巴bā 粘结着的东西:泥巴。锅巴。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巴锅了。巴结别人。 贴近: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盼,期望:巴望。 张开:巴着眼睛。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巴蜀。巴山蜀水。 词尾,读轻声:尾巴。嘴巴。 大蛇:巴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 气压的压强单位。 压强单位。 姓。 笔画数:4; 部首:巳; 笔顺编号:5215 【扎】字解释: 扎zā 捆,缠束:扎辫子。扎腿。 把儿,捆儿:一扎线。 扎 zhā 刺:扎针。扎花。 驻、扎:扎营。 钻:扎猛子。 扎 zhá 〔扎挣〕方言,勉强支持(“挣”读轻声)。 笔画数:4;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5 |
上一个:平臯
下一个: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