蔫巴
词语 | 蔫巴 |
---|---|
拼音 | niān bā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枯萎。《人民文学》1977年第8期:“野菜已经蔫巴了,但样子可以看得出来。”(二)、精神萎靡。毕方 锺涛《千重浪》第五章三:“你这人呀,蔫巴起来跟霜打了一样;来了精神头比灌了二两黄汤还欢!” 解释二: (一)、枯萎。 《人民文学》1977年第8期:“野菜已经蔫巴了,但样子可以看得出来。” (二)、精神萎靡。 毕方 锺涛 《千重浪》第五章三:“你这人呀,蔫巴起来跟霜打了一样;来了精神头比灌了二两黄汤还欢!” 解释三: 蔫巴,汉语词汇,俗语。注音:niān bā释义:枯萎失去水分;精神不振。 【蔫】字解释: 蔫niān 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花蔫了。 精神不振,不活泼:他这几天蔫了。蔫头耷脑。 不声不响,悄悄:蔫不声。蔫溜儿。蔫儿拱。 笔画数:14;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2121154444 【巴】字解释: 巴bā 粘结着的东西:泥巴。锅巴。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巴锅了。巴结别人。 贴近: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盼,期望:巴望。 张开:巴着眼睛。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巴蜀。巴山蜀水。 词尾,读轻声:尾巴。嘴巴。 大蛇:巴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 气压的压强单位。 压强单位。 姓。 笔画数:4; 部首:巳; 笔顺编号:5215 |
上一个:接续
下一个:托胎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