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戎
词语 | 纂戎 |
---|---|
拼音 | zuǎn ró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谓继承光大先人业绩。(二)、谓继承先人武功。 解释二: (一)、谓继承光大先人业绩。 晋 潘岳 《杨荆州诔》:“纂戎洪绪,克构堂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至 明帝 纂戎,制诗度曲,徵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观。” (二)、谓继承先人武功。 《全唐诗》卷十五载《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武舞作》:“纂戎将禁暴,崇儒更敷政。” 解释三: 纂戎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uǎnróng,指谓继承光大先人业绩。 【纂】字解释: 纂zuǎn 搜集材料编书:纂修(a.编纂,亦指做这方面工作的人;b.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纂绣(编织和刺绣)。纂辑。编纂。 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 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纂儿。 古同“缵”,继承。 笔画数:20; 部首:糸; 笔顺编号:31431425111134554234 【戎】字解释: 戎róng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古代称兵车:御戎。 大:戎功。 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姓。 笔画数:6; 部首:戈; 笔顺编号:113534 |
上一个:讨摘
下一个:桃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