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承
词语 | 纂承 |
---|---|
拼音 | zuǎn ché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继承。解释二: (一)、继承。 《后汉书·乐恢传》:“陛下富於春秋,纂承大业,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后王纂承,多以国柄付文士。” 宋 苏轼 《问小雅周之衰》:“ 成王 纂承 文 武 之烈,而礼乐文章之备,存乎《颂》。”《元典章·诏令一·立后建储诏》:“朕自纂承大统之后,即命皇后 弘吉剌氏 正位中宫。” 解释三: 纂承,汉语词汇。拼音:zuǎn chéng释义:继承 【纂】字解释: 纂zuǎn 搜集材料编书:纂修(a.编纂,亦指做这方面工作的人;b.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纂绣(编织和刺绣)。纂辑。编纂。 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 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纂儿。 古同“缵”,继承。 笔画数:20; 部首:糸; 笔顺编号:31431425111134554234 【承】字解释: 承 chéng ㄔㄥˊ◎ 在下面接受,托着:承重。承受。 ◎ 担当,应允:承担。承当。承包。承做。承认。 ◎ 受到,蒙受:承蒙。承恩(蒙受恩泽)。 ◎ 继续,接联:继承。承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承前启后。 ◎ 顺从,迎合:奉承。承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 ◎ 姓。 同义词:启 |
上一个:柳条
下一个: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