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越
词语 | 干越 |
---|---|
拼音 | gàn yuè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春秋时的吴国和越国。(二)、亭名。在江西省余江县东南。 解释二: (一)、 春秋 时的 吴国 和 越国 。 干 ,亦作 邗 ,本国名,后为 吴 所灭,故用以称 吴 。《庄子·刻意》:“夫有 干 越 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寳之至也。”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干, 吴 也。 吴 越 出善剑也。’……案: 吴 有谿名 干 谿 , 越 有谿名 若耶 ,并出善铁,铸为名剑也。”《荀子·劝学》:“ 干 越 夷 貉 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杨倞 注:“ 干 越 犹言 吴 越 也。”后亦用以指剑。 唐 李德裕 《智囊赋》:“韜随和而不耀,匣干越而寳藏。” (二)、亭名。在 江西省 余江县 东南。 唐 刘长卿 《送李侍御贬鄱阳》诗:“ 干越 知何处,云山只向东。” 唐 施肩吾 《宿干越亭》诗:“ 琵琶洲 上行人絶, 干越亭 中客思多。” 【干】字解释: 干 【越】字解释: 越yuè 度过,超出:越过。越冬。越级。越轨。越权。越境。越位。越狱。越俎代庖。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越。声音清越。 表示程度加深:越发(更加)。越加。越快越好。 消散:“精神劳则越”。 失坠,坠落:陨越。“射其左。越于车下”。 中国古民族名:百越(亦作“百粤”)。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越剧。越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姓。 笔画数:12; 部首:走; 笔顺编号:121213415534 |
上一个:馆藏
下一个: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