歊烝
词语 | 歊烝 |
---|---|
拼音 | xiāo zhē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亦作“歊蒸”。气升腾貌。(二)、炎热。 解释二: (一)、亦作“ 歊蒸 ”。气升腾貌。 《汉书·扬雄传下》:“ 泰山 之高不嶕嶢,则不能浡滃云而散歊烝。” 颜师古 注:“歊烝,气上出也。” 汉 陈琳 《大暑赋》:“土润溽以歊烝,时淟涊以溷浊。”《文选·张华<励志>诗》:“土积成山,歊蒸鬰冥。” 李周翰 注:“云雾气貌。” (二)、炎热。 唐 刘禹锡 《楚望赋》:“曦赫歊蒸,阳极反阴。” 宋 李纲 《寓轩记》:“自春徂夏,气候歊蒸。” 解释三: 歊烝,气升腾貌。 【歊】字解释: 歊xiāo (气)升腾:“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 炎热:歊暑。“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 笔画数:14; 部首:欠; 笔顺编号:41251252513534 【烝】字解释: 烝zhēng 众多:烝民。 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冬祭白烝”。 美。 进献。 同“蒸”,热气上升。 古代指与母辈淫乱。 笔画数:10; 部首:灬; 笔顺编号:5253414444 |
上一个:班声
下一个:钏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