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烝
词语 | 大烝 |
---|---|
拼音 | dà zhē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祭名。冬时祭先王,以功臣配享。《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勋詔之。”郑玄 注:“死则於烝先王祭之。”明 归有光《宋史论赞·赵普》:“佐 宋 收藩镇之权,解苛暴之令,立三百年忠厚之基,号为元臣,列于大烝,斯无忝矣。”解释二: (一)、祭名。冬时祭先王,以功臣配享。 《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勋詔之。” 郑玄 注:“死则於烝先王祭之。” 明 归有光 《宋史论赞·赵普》:“佐 宋 收藩镇之权,解苛暴之令,立三百年忠厚之基,号为元臣,列于大烝,斯无忝矣。” 【大】字解释: 大 d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 dài ◎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tài ◎ 古通“太”。 ◎ 古通“泰”。 反义词:小 【烝】字解释: 烝zhēng 众多:烝民。 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冬祭白烝”。 美。 进献。 同“蒸”,热气上升。 古代指与母辈淫乱。 笔画数:10; 部首:灬; 笔顺编号:5253414444 |
上一个:取裁
下一个:郁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