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中黔
词语 | 邑中黔 |
---|---|
拼音 | yì zhōng qián |
字数 | 3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左传·襄公十七年》:“宋 皇国父 为太宰,为 平公 筑臺,妨於农收。子罕 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謳曰:‘泽门 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杜预 注:“子罕 黑色而居邑中。”宋 贤大夫 司城子罕 肤色黑,家住邑之中,时人呼为“邑中之黔”。后因以“邑中黔”为恤民循吏的典故。前蜀 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济物便同川上楫,慰心还似邑中黔。”解释二: (一)、《左传·襄公十七年》:“宋 皇国父 为太宰,为 平公 筑臺,妨於农收。 子罕 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謳曰:‘ 泽门 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 杜预 注:“ 子罕 黑色而居邑中。” 宋 贤大夫 司城子罕 肤色黑,家住邑之中,时人呼为“邑中之黔”。后因以“邑中黔”为恤民循吏的典故。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济物便同川上楫,慰心还似邑中黔。” 解释三: 杜预注:“ 子罕 黑色而居邑中。” 宋 贤大夫 司城子罕 肤色黑,家住邑之中,时人呼为“邑中之黔”。后因以“邑中黔”为恤民循吏的典故。 【邑】字解释: 邑yì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古同“悒”,愁闷不安。 笔画数:7; 部首:邑; 笔顺编号:2515215 【中】字解释: 中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中。中原。中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适于,合于:中看。 外西洋 中 zhòng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外西洋 笔画数:4; 部首:丨; 笔顺编号:2512 【黔】字解释: 黔qián 黑色:黔首。 中国贵州省的别称:黔剧(贵州地方戏曲剧种)。黔驴技穷。 笔画数:16; 部首:黑; 笔顺编号:2543121144443445 |
上一个:軲軲辘辘
下一个:敢则是
相关词语:
月中桂中头彩中军官脑卒中杯中影田中女中天竺刘毓中山中相中山酒区中学中郎将池中物人中白意中事誓中流山中月中低档中黄门顾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