雊雉
词语 | 雊雉 |
---|---|
拼音 | gòu zh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犹雉雊。指变异之兆。汉 扬雄《兖州箴》:“丁 感雊雉,祖己 伊忠。”汉 刘向《说苑·辨物》:“昔者 高宗 成王 感於雊雉、暴风之变,脩身自改,而享丰昌之福也。”《汉书·杜周传》:“高宗 遭雊雉之戒,飭己正事,享百年之寿,殷 道復兴。”参见“雉雊”。解释二: (一)、犹雉雊。指变异之兆。 汉 扬雄 《兖州箴》:“ 丁 感雊雉, 祖己 伊忠。” 汉 刘向 《说苑·辨物》:“昔者 高宗 成王 感於雊雉、暴风之变,脩身自改,而享丰昌之福也。”《汉书·杜周传》:“ 高宗 遭雊雉之戒,飭己正事,享百年之寿, 殷 道復兴。”参见“ 雉雊 ”。 解释三: gòu zhì ㄍㄡˋ ㄓㄧˋ雊雉 犹雉雊。指变异之兆。 汉 扬雄 《兖州箴》:“ 丁 感雊雉, 祖己 伊忠。” 汉 刘向 《说苑·辨物》:“昔者 高宗 成王 感於雊雉、暴风之变,脩身自改,而享丰昌之福也。”《汉书·杜周传》:“ 高宗 遭雊雉之戒,饬己正事,享百年之寿, 殷 道复兴。”参见“ 雉雊 ”。 【雊】字解释: 雊gòu 雉鸡叫:“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笔画数:13; 部首:隹; 笔顺编号:3525132411121 【雉】字解释: 雉zhì 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善走,不能久飞。肉可食,羽毛可做装饰品。通称“野鸡”。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城墙:雉堞。 笔画数:13; 部首:隹; 笔顺编号:3113432411121 |
上一个:白蜡树皮
下一个: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