朓朒
词语 | 朓朒 |
---|---|
拼音 | tiǎo nǜ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朒朓。解释二: (一)、朒朓。 《新五代史·司天考一》:“乃包万象以为法,齐七政以立元,测圭箭以候气,审朓朒以定朔。” 明 陆垹 《篑斋杂著·岁差》:“是故定朔必视四百四十一画前后为朓朒,只在一画之閒。”《明史·历志一》:“不然,积以岁月,躔离朓朒,又不合矣。”参见“ 朒朓 ”。 【朓】字解释: 朓tiǎo 农历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朒朓警阙,朏魄示冲。” 盈余:“盈者谓之朓,不足者谓之朒。” 笔画数:10; 部首:月; 笔顺编号:3511341534 【朒】字解释: 朒nǜ 农历月初月亮出现在东方:“朒朓警阙,朏魄示冲。” 亏缺;不足:盈朒。 朒 gǎ 〔朒朒〕方言,(幼儿语)肉,如“吃朒朒”。 笔画数:10; 部首:月; 笔顺编号:3511253434 |
上一个:歉然
下一个: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