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儒
词语 | 雅儒 |
---|---|
拼音 | yǎ r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有雅德的儒者。与俗儒相对。解释二: (一)、有雅德的儒者。与俗儒相对。 《荀子·儒效》:“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 杨倞 注:“有雅德之儒也。” 何绍基 《<使黔草>自序》:“伊古以来,忠臣孝子,高人侠客,雅儒魁士,其人所诣,其文如见。” 王闿运 《李仁元传》:“而 仁元 彬彬雅儒,以文章称。” 解释三: 雅儒,读音yǎ rú,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有雅德的儒者。 【雅】字解释: ● 雅 yǎ◎ 正规的,标准的:雅言。雅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高雅。典雅。雅观。雅教(jiào )。雅兴(xìng )。雅座。雅俗。 ◎ 平素,素来:雅爱。雅善鼓琴。 ◎ 极,甚:雅以为美。雅不欲为。 ◎ 交往:无一日之雅。 ◎ 酒器名:雅量(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雅颂。雅声(泛指诗歌)。 ◎ 古同“鸦”,乌鸦。 反义词:俗 【儒】字解释: 儒rú 指读书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古同“懦”,懦弱。 笔画数:16;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14524444132522 |
上一个:谳决
下一个:擂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