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
词语 | 雅言 |
---|---|
拼音 | yǎ yá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古代指通行的标准语。(二)、正确的话;有道理的话。 解释二: (一)、雅正之言。古时指通语,同方言对称。 《论语·述而》:“《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杨伯峻 注:“雅言,当时中国所通行的语言。” 刘师培 《文章源始》:“言之文者,纯乎雅言者也。”自注:“ 仪徵 阮氏 曰:‘雅言者,犹今官话也。“雅”与“夏”通,“夏”为中国人之称,故“雅言”即中国人之言。’” (二)、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北史·魏纪二·太武帝》:“ 萧何 之对,非雅言也。” (三)、高雅的言辞。 唐 孟郊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诗:“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清 章学诚 《方志立三书议》:“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与胥吏簿牘,皆不可用;然捨是二者,则无所以为史矣。” 陈毅 《开国小言》诗:“奇景要大作,开国待雅言。” 【雅】字解释: ● 雅 yǎ◎ 正规的,标准的:雅言。雅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高雅。典雅。雅观。雅教(jiào )。雅兴(xìng )。雅座。雅俗。 ◎ 平素,素来:雅爱。雅善鼓琴。 ◎ 极,甚:雅以为美。雅不欲为。 ◎ 交往:无一日之雅。 ◎ 酒器名:雅量(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雅颂。雅声(泛指诗歌)。 ◎ 古同“鸦”,乌鸦。 反义词:俗 【言】字解释: 言yán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姓。 行 笔画数:7; 部首:言; 笔顺编号:4111251 |
上一个:合理营养
下一个: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