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
词语 | 山木 |
---|---|
拼音 | shān m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南朝 宋 谢灵运《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唐 白居易《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二)、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李善 注引《淮南子》:“赵王 迁流 房陵,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清 钱谦益《<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解释二: (一)、山中的树木。 《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唐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二)、古歌名。 《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赵王 迁流 房陵 ,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解释三: 山木,拼音为shān mù,汉语词汇,是山中树木的意思。 【山】字解释: 山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姓。 笔画数:3;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 【木】字解释: 木m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呆笨:木鸡。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笔画数:4;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 |
上一个:積極
下一个: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