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讽
词语 | 讥讽 |
---|---|
拼音 | jī fě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挖苦、指摘或嘲笑言行以轻蔑或憎恶口气尖刻嘲笑或指责充满责备性讥讽的讲话亦称“嘲讽”解释二: (一)、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摘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 刘 与 侯 皆已赋十餘韵, 弥明 应之如响,皆颖脱含讥讽。” 明 无名氏 《女真观》第二折:“它将那情词数闋相讥讽,引的我一点芳心动。”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 郭祥 刚要举步,它又讥讽地叫:‘ 郭祥 ,今天是你胜利了,还是我胜利了?’” 解释三: 讥讽,指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挖苦、指摘或嘲笑言行;亦称“嘲讽”。语出唐韩愈《石鼎联句》序:“ 刘与侯皆已赋十馀韵, 弥明应之如响,皆颖脱含讥讽。” 【讥】字解释: 讥(譏) jī 讽刺,挖苦:讥讽。讥评。讥笑。讥诮。冷讥热嘲。 查问,察问。 指责,非议:讥议。讥弹(tán )(指责,抨击)。 规劝。 笔画数:4;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5 【讽】字解释: 讽(諷) fěng 不看着书本念,背书:讽诵(抑扬顿挫地诵读)。讽咏。 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讽刺。讽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讽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讽一劝百。 笔画数:6;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534 |
上一个:崃嵦
下一个: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