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訾
词语 | 讥訾 |
---|---|
拼音 | jī z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讥评非议。解释二: (一)、讥评非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左太冲 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相讥訾, 思 意不愜。”《宋史·杨昭俭传》:“ 昭俭 美风仪,善谈名理,事 晋 有直声。然利口喜讥訾,执政大臣惧其构谤,多曲徇其意。”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而其才艺之美,又足以为讥訾之地,才恶足恃哉!” 解释三: 拼音:jī zī注音:ㄐㄧ ㄗㄧ讥评非议。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左太冲 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相讥訾, 思 意不惬。”《宋史·杨昭俭传》:“ 昭俭 美风仪,善谈名理,事 晋 有直声。然利口喜讥訾,执政大臣惧其构谤,多曲徇其意。”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而其才艺之美,又足以为讥訾之地,才恶足恃哉!” 【讥】字解释: 讥(譏) jī 讽刺,挖苦:讥讽。讥评。讥笑。讥诮。冷讥热嘲。 查问,察问。 指责,非议:讥议。讥弹(tán )(指责,抨击)。 规劝。 笔画数:4;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5 【訾】字解释: 訾zī 钱财:訾算。 估量,限度:“訾粟而税”。 希求:“不訾重器”。 古同“咨”,嗟叹声。 古同“恣”,恣纵,狂放。 姓。 笔画数:13; 部首:言; 笔顺编号:2121354111251 |
上一个:郁鸣
下一个: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