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萐
词语 | 蒲萐 |
---|---|
拼音 | pú shà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瑞草名。 唐 李咸用 《题友生丛竹》诗:“指佞不长生,蒲萐今无种。”解释二: (一)、瑞草名。 唐 李咸用 《题友生丛竹》诗:“指佞不长生,蒲萐今无种。” 解释三: pú shà ㄆㄨˊ ㄕㄚˋ 蒲萐瑞草名。 唐 李咸用 《题友生丛竹》诗:“指佞不长生,蒲萐今无种。” 【蒲】字解释: 蒲pú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古同“匍”,匍伏。 姓。 笔画数:13;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4411251124 【萐】字解释: 萐shà 〔萐莆( fā)〕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叶大可做扇。 笔画数:11;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5112134 |
上一个:春工
下一个:漏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