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苇
词语 | 蒲苇 |
---|---|
拼音 | pú wě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香蒲和芦苇。解释二: (一)、蒲草与芦苇。 《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 杨倞 注:“蒲苇所以为席,可卷者也。”《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唐 韩愈 《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之二:“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六》:“凡民以有易无,使市官平之,皆以稻、麦……羊、鸡、鱼、蒲苇、盐酒、笔楮使相当。” 【蒲】字解释: 蒲pú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古同“匍”,匍伏。 姓。 笔画数:13;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4411251124 【苇】字解释: 苇(葦) wěi 〔芦苇〕见“ (葦)芦”。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152 |
上一个:誓清
下一个: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