烝烛
词语 | 烝烛 |
---|---|
拼音 | zhēng zh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时指以麻秸、竹木等制成的火炬。解释二: (一)、古时指以麻秸、竹木等制成的火炬。 晋 张邈 《自然好学论》:“在於幽室之中,睹烝烛之光;虽不教告,亦皎然喜於所见也。”参见“ 蒸烛 ”。 解释三: 烝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ēng zhú,是指古时指以麻秸、竹木等制成的火炬。 【烝】字解释: 烝zhēng 众多:烝民。 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冬祭白烝”。 美。 进献。 同“蒸”,热气上升。 古代指与母辈淫乱。 笔画数:10; 部首:灬; 笔顺编号:5253414444 【烛】字解释: 烛(燭) zhú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洞悉:洞烛其奸。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烛的灯泡。 笔画数:10;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251214 |
上一个:隆向
下一个:南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