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牲
词语 | 牛牲 |
---|---|
拼音 | niú shē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行为祭品的牛。解释二: (一)、行为祭品的牛。 《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周礼·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与其盆簝以待事。” 解释三: 戴察,唐,诗人。字彦衷,苏州人。德宗贞元初屡获乡荐,以家贫未赴举。贞元四年(788)以家贫无力承担赋税,投诉于刺史韦应物。其后行迹无考。《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 【牛】字解释: 牛niú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姓。 笔画数:4; 部首:牛; 笔顺编号:3112 【牲】字解释: 牲shēng 家畜:牲口。牲灵。牲畜。 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献牲。 笔画数:9; 部首:牜; 笔顺编号:312131121 |
上一个:蹦蹦戏
下一个: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