怗懘
词语 | 怗懘 |
---|---|
拼音 | tiē ch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音调不和谐。解释二: (一)、音调不和谐。 《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 孔颖达 疏:“怗,敝也;懘,败也。敝败,谓不和之貌也。”《史记·乐书》作“惉懘”。 【怗】字解释: 怗tiē 平定;使服帖:“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怗荆。” 安宁:“田里老安怗。” 静:“乃怗然无声。” 怗 zhān 〔怗懘( 笔画数:8; 部首:忄; 笔顺编号:44221251cdiào)〕乐音不和谐。 笔画数:8; 部首:忄; 笔顺编号:44221251 【懘】字解释: 懘chì 〔惉懘〕见“ 惉”。 笔画数:18; 部首:心; 笔顺编号:441122135452524544 |
上一个:叫号
下一个:兵不解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