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勒
词语 | 衔勒 |
---|---|
拼音 | xián lè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马嚼口和马络头。(二)、法纪。 (三)、控制;限制。 解释二: (一)、马嚼口和马络头。 《孔子家语·执辔》:“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旧唐书·陆贽传》:“輗軏之所以行车,衔勒之所以服马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乃马性不调,衔勒不齐之故。”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五:“如同带上衔勒的小马,负重的,目不旁视的走向前途。” (二)、法纪。 《大戴礼记·盛德》:“德法者御民之衔勒也。”因借以指道德法纪。 宋 苏轼 《谢赐对衣金带马状》:“操名器以励士,上有诚心;正衔勒以驭人,下无遗力。” (三)、控制;限制。 唐 戴孚 《广异记·张嘉祐》:“不能闻义而举,反受 杨坚 衔勒。”《明史·湖广土司传》:“ 永乐 初, 苗 告继絶,袭冠带,益就衔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孙文革命运动清方档案》:“户部财政部似应稍宽衔勒,俾易措手。” 【衔】字解释: 衔(銜) xián 马嚼子。 用嘴含,用嘴叼:衔枚。燕子衔泥。 含在心里:衔恨。衔冤。衔恤(含哀,怀着忧伤)。衔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接受,奉:衔命。 指前后相接:衔接。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衔。军衔。官衔。 笔画数:11; 部首:行; 笔顺编号:33231115112 【勒】字解释: 勒lè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勒。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勒马。 强制:勒令。勒索。 统率:勒兵。 雕刻:勒石。勒碑。勒铭。 rein intie sth. tight 勒 lēi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勒紧。 方言,强制,逼迫。 rein intie sth. tight 笔画数:11; 部首:力; 笔顺编号:12212511253 |
上一个:阙翟
下一个: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