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恤
词语 | 衔恤 |
---|---|
拼音 | xián x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含哀;心怀忧伤。《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郑玄 笺:“恤,忧也。”汉 张衡《思玄赋》:“王肆侈於 汉 庭兮,卒衔恤而絶绪。”唐 张说《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碑》:“小子衔恤,非曰能文。”(二)、父母死后守丧。晋 陆机《<兄平原赠>诗序》:“余弱年夙孤,与弟 士龙 衔恤丧庭。”宋 王安石《将至丹阳寄表艮》诗:“三年衔恤空餘息,一日忘形得旧游。”清 冯桂芬《与李方赤太守书》:“丙午夏衔恤归里,见之为之慨然。” (三)、蒙受冤屈。清 恽敬《上陈笠轨按察书》:“其有匹夫匹妇之衔恤者,可诉之县。” (四)、关怀,顾恤。清 方苞《七思·三姊》诗:“嗟余兄弟常危疾,姊在视兮时衔恤。” 解释二: (一)、含哀;心怀忧伤。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郑玄 笺:“恤,忧也。” 汉 张衡 《思玄赋》:“王肆侈於 汉 庭兮,卒衔恤而絶绪。” 唐 张说 《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碑》:“小子衔恤,非曰能文。” (二)、父母死后守丧。 晋 陆机 《<兄平原赠>诗序》:“余弱年夙孤,与弟 士龙 衔恤丧庭。” 宋 王安石 《将至丹阳寄表艮》诗:“三年衔恤空餘息,一日忘形得旧游。” 清 冯桂芬 《与李方赤太守书》:“丙午夏衔恤归里,见之为之慨然。” (三)、蒙受冤屈。 清 恽敬 《上陈笠轨按察书》:“其有匹夫匹妇之衔恤者,可诉之县。” (四)、关怀,顾恤。 清 方苞 《七思·三姊》诗:“嗟余兄弟常危疾,姊在视兮时衔恤。” 解释三: 衔恤出自《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郑玄 笺:“恤,忧也。” 汉 张衡 《思玄赋》:“王肆侈於 汉 庭兮,卒衔恤而绝绪。” 唐 张说 《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碑》:“小子衔恤,非曰能文。” 【衔】字解释: 衔(銜) xián 马嚼子。 用嘴含,用嘴叼:衔枚。燕子衔泥。 含在心里:衔恨。衔冤。衔恤(含哀,怀着忧伤)。衔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接受,奉:衔命。 指前后相接:衔接。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衔。军衔。官衔。 笔画数:11; 部首:行; 笔顺编号:33231115112 【恤】字解释: 恤xù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恤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恤。 救济:恤金。抚恤。 忧虑:恤恤(忧虑的样子)。 笔画数:9; 部首:忄; 笔顺编号:442325221 |
上一个:谐漫
下一个:弃行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