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臣
词语 | 虎臣 |
---|---|
拼音 | hǔ ché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比喻勇武之臣。(二)、指虎贲氏之官。 解释二: (一)、比喻勇武之臣。 《诗·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后汉书·班勇传》:“ 孝明皇帝 深惟庙策,乃命虎臣,出征 西域 ,故 匈奴 远遁,边境得安。” 唐 韩愈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诗:“倾朝共羡宠光频,半岁迁腾作虎臣。” (二)、指虎贲氏之官。 《书·顾命》:“乃同召太保 奭 、 芮伯 、 彤伯 、 毕公 、 卫侯 、 毛公 、 师氏 、虎臣、百尹、御事。” 孔 传:“虎臣,虎賁氏。”参见“ 虎賁 ”。 【虎】字解释: ● 虎hǔ ㄏㄨˇ◎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 古同“唬”,威吓。 ◎ 古同“琥”,琥珀。 笔顺编号:21531535 【臣】字解释: 臣 chén ㄔㄣˊ◎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 ◎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 古人谦称自己。 ◎ 古代指男性奴隶:臣仆。臣虏。 反义词:君 |
上一个:猪只
下一个:掠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