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竖
词语 | 狂竖 |
---|---|
拼音 | kuáng sh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犹言狂妄的小子。解释二: (一)、犹言狂妄的小子。 唐 杜甫 《祭外祖祖母文》:“聿以生居贵戚,衅结狂竖。” 明 方孝孺 《象山王府君行状》:“狂竖虏上官,据县境,其诛死固宜。” 解释三: 狂竖,是汉语词汇,读音是kuáng shù,意思是犹言狂妄的小子。 【狂】字解释: 狂kuáng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笔画数:7; 部首:犭; 笔顺编号:3531121 【竖】字解释: 竖(竪) shù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竖立。竖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竖琴。竖起耳朵听。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竖着写。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竖。竖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竖竖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横 笔画数:9; 部首:立; 笔顺编号:225441431 |
上一个:殊尚
下一个:九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