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笪
词语 | 竹笪 |
---|---|
拼音 | zhú dá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粗竹席。解释二: (一)、粗竹席。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麄籧篨因 江 东呼为笪,今 京洛 皆呼为竹笪。”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若 印度 热地,疫气尤盛,死亡尤多,竹笪戴尸於河边,积薪而焚之。” 【竹】字解释: ● 竹zhú ㄓㄨˊ◎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英文翻译 bamboo; flute; 【笪】字解释: 笪dá 一种用粗竹篾编成的像席的东西,晾晒粮食用。 牵船索。 姓。 笔画数:11;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25111 |
上一个:瘨痫
下一个: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