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
词语 | 城楼 |
---|---|
拼音 | chéng lóu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城墙上所建的楼阁式建筑。解释二: (一)、城门上的了望楼。 《后汉书·邓禹传》:“ 光武 舍城楼上,披舆地图。”《三国志·魏志·郭皇后传》:“霖雨百餘日,城楼多坏。” 唐 白居易 《寄微之》诗:“驛路缘云际,城楼枕水湄。”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到得关上,立刻开了大厅来招待他。这大厅就是城楼的中一间。” 【城】字解释: 城chéng 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乡 笔画数:9;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135534 【楼】字解释: 楼(樓) lóu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楼房。楼梯。楼道。楼层。城楼。岗楼。阁楼。楼台。楼船。办公楼。高楼大厦。 姓。 笔画数:13;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431234531 |
上一个:三堵墙
下一个:当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