桕烛
词语 | 桕烛 |
---|---|
拼音 | jiù zh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用桕脂做成的蜡烛。解释二: (一)、用桕脂做成的蜡烛。 宋 慕容百才 《大剑山》诗:“阶走枫林叶,窗催桕烛花。”《元诗纪事·方回》引 元 方回 逸句:“糟薑三盏酒,桕烛一甌茶。” 解释三: 桕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ù zhú,是指用桕脂做成的蜡烛。 【桕】字解释: 桕jiù 〔乌桕〕落叶乔木。种子外面包着一层白色蜡层称“桕脂”,可制蜡烛和肥皂,种子可榨油。叶可制黑色染料。树皮和叶均可入药。亦称“桕树”。 笔画数:10;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321511 【烛】字解释: 烛(燭) zhú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洞悉:洞烛其奸。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烛的灯泡。 笔画数:10;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251214 |
上一个:后膛枪炮
下一个: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