邍隰
词语 | 邍隰 |
---|---|
拼音 | yuán x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湿地。《周礼·夏官·邍师》:“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 贾公彦 疏:“按 郑 注《大司徒》云:‘……高平曰原,下湿曰隰。’”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高下邍隰,燥湿寒燠之气宜候也,洩制生化,土木金石之物宜悉也。” 石声汉 校注:“邍即原野的原(塬)字的本字。原是高乾地。隰是低湿地。”解释二: (一)、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湿地。 《周礼·夏官·邍师》:“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 贾公彦 疏:“按 郑 注《大司徒》云:‘……高平曰原,下湿曰隰。’”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高下邍隰,燥湿寒燠之气宜候也,洩制生化,土木金石之物宜悉也。” 石声汉 校注:“邍即原野的原(塬)字的本字。原是高乾地。隰是低湿地。” 解释三: yuán xí ㄧㄨㄢˊ ㄒㄧˊ邍隰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湿地。《周礼·夏官·邍师》:“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 贾公彦 疏:“按 郑 注《大司徒》云:‘……高平曰原,下湿曰隰。’”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高下邍隰,燥湿寒燠之气宜候也,洩制生化,土木金石之物宜悉也。” 石声汉 校注:“邍即原野的原(塬)字的本字。原是高乾地。隰是低湿地。” 【邍】字解释: 邍yuán 古同“原”,平原:“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 笔画数:19; 部首:辶; 笔顺编号:3542512151124134454 【隰】字解释: 隰xí 低湿的地方:“山有榛,隰有苓”。 新开垦的田。 笔画数:16;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25115545544444 |
上一个:公牙
下一个:上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