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帜
词语 | 幡帜 |
---|---|
拼音 | fān zh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幡织”。旗帜。解释二: (一)、亦作“ 幡织 ”。旗帜。 《汉书·陈汤传》:“望见单于于城上立五采幡织,数百人披甲乘城。” 颜师古 注:“织读曰帜。”《后汉书·马防传》:“去 临洮 十餘里为大营,多树幡帜。”《后汉书·西域传·大秦》:“乘輜軿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孙子·计》“曲制” 三国 魏 曹操 注:“部曲、幡帜、金鼓之制也。” 【幡】字解释: 幡fān 〔幡然〕同“翻然”。 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 笔画数:15;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343123425121 【帜】字解释: 帜(幟)zhì◎ 旗子:旗帜。独树一帜(单独打起一面旗号,喻自成一家,亦称“别树一帜”)。 |
上一个:贺元
下一个:疵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