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
词语 | 太妃 |
---|---|
拼音 | tài fē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三国魏以来尊称诸王之母为太妃。(二)、清代尊封皇帝之祖父或父所遗留的妃、嫔为太妃、太嫔。 解释二: (一)、 三国 魏 以来尊称诸王之母为太妃。 《晋书·汝南王亮传》:“太妃,尝有小疾,祓於 洛水 。”《旧唐书·宪宗纪上》:“甲子, 郇王 母 王昭仪 …… 衡王 母 阎昭训 等,各以其王并为太妃。” (二)、 清 代尊封皇帝之祖父或父所遗留的妃、嫔为太妃、太嫔。 《清史稿·后妃传一》:“先朝妃、嬪称太妃、太嬪。”参阅《清通典·嘉礼二》。 【太】字解释: 太tài 过于:太长。 极端,最:太甚。太平。 高,大:太空。太学。 很:不太好。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笔画数:4; 部首:大; 笔顺编号:1344 【妃】字解释: 妃fēi 帝王的妻,位次于皇后;亦指太子、王、侯的妻:妃子。妃嫔。 古代对神女的尊称:天妃。宓妃。 古同“绯”,粉红色。 妃 pèi 古同“配”,婚配。 笔画数:6; 部首:女; 笔顺编号:531515 |
上一个:无己
下一个:顾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