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
词语 | 事故 |
---|---|
拼音 | shì g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在生产、工作上发生的):工伤事故。责任事故。防止发生事故。解释二: (一)、事情,问题。 《周礼·秋官·小行人》:“凡此五物者,治其事故。” 唐 白居易 《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诗》:“自去年来多事故,从今日去少交亲。”《三国演义》第三回:“ 原 ( 丁原 )正秉烛观书,见 布 ( 吕布 )至,曰:‘吾儿来有何事故?’”《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一切都在我老汉身上,替你扶持便了。” 丁玲 《韦护》第十二章十二:“我知道你,你一定有什么事故,你喜欢恋爱,我就不问。” (二)、变故。 《晋书·刑法志》:“自 元康 已来,事故荐臻,法禁滋漫。” 唐 韩愈 《上张仆射书》:“非有疾病事故,輒不许出。”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既恐饱私橐而损公家,尤虑拂商情而滋事故。” (三)、今用以称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七章:“幸而井里水浅,又救得及时,没有酿成重大事故。” (四)、缘故;原因。 《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十数年音信不闻不知,今做到 成都 府尹,特交承局远来,必有事故。”《三国演义》第四一回:“ 子龙 此去,必有事故。”《醒世姻缘传》第五回:“ 刘锦衣 回了宅,相见过,説了来京的事故。” (五)、借口,事由。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曹丕 衔其旧恨,欲寻事故杀之。”《古今小说·木棉庵郑虎臣报冤》:“﹝ 唐氏 ﹞寻箇事故,将 胡氏 毒打一顿,剥去衣衫,贬他在使婢队里。” 解释三: 事故(Accident),一般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事】字解释: ● 事shì ㄕˋ◎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 服侍:事父母。 【故】字解释: 故gù 意外的事情:事故。变故。故障。 原因:缘故。原故。 有心,存心: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 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 死亡(指人):故去。病故。 所以,因此:故此。故而。 古同“顾”,反而。 新 笔画数:9; 部首:攵; 笔顺编号:122513134 |
上一个:冰砖
下一个:梯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