毖宁
词语 | 毖宁 |
---|---|
拼音 | bì ní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毖宁”。语出《书·大诰》:“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毕”。解释二: (一)、亦作“ 毖宁 ”。语出《书·大诰》:“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毕”。 孔颖达 疏:“天慎劳民使成功,亦当勤劳民使安寧”。后因谓劳民征讨,始得安宁为“毖寧”。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今者海氛未靖,讥察当严,揖盗开门,后患宜毖宁。” 【毖】字解释: 毖bì 谨慎:惩前毖后(接受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重犯)。 操劳:“无毖于恤”。 古同“泌”,泉水冒出流淌的样子。 笔画数:9; 部首:比; 笔顺编号:153545434 【宁】字解释: [ níng ]1.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 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 3.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4.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 nìng ] 1.情愿:~肯。~死不屈。~缺毋滥。 2.岂,难道:王侯将相~有种乎? 3.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唯是。 4.姓。 [ zhù ] 1.贮藏;积聚。同“贮”。 2.久立。同“伫”。 3.大门与屏风之间。 |
上一个:六傅
下一个: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