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圭
词语 | 四圭 |
---|---|
拼音 | sì gu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贵族祭天所用的礼器。由整块玉雕成,中央为璧,四面锐出为圭,故称。解释二: (一)、古代贵族祭天所用的礼器。由整块玉雕成,中央为璧,四面锐出为圭,故称。 《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於中央为璧,圭著其四面,一玉俱成。” 贾公彦 疏:“於中央为璧,谓用一大圭琢出,中央为璧形,亦肉倍好为之,四面琢各出一圭……天子以十二为节,盖四厢圭各尺二寸,与镇圭同。其璧为邸,盖径六寸,总三尺,与大圭长三尺又等。”《周礼·考工记·玉人》:“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 【四】字解释: 四 中译英:four 【圭】字解释: 圭guī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圭角(ji僶 )(圭的棱角,喻锋芒)。 古代测日影的器具:圭表(a.测日影的器具;b.标准)。圭臬(指标准、法度,如“奉为圭圭”)。 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圭撮(喻小量)。圭勺。 古代重量单位,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洁:圭田(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 笔画数:6;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121 |
上一个:腊日
下一个:干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