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橹
词语 | 楼橹 |
---|---|
拼音 | lóu lǔ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楼樐”。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建于地面或车、船之上。解释二: (一)、亦作“ 楼樐 ”。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建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穀三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后汉书·南匈奴传》:“初,帝造战车,可驾数牛,上作楼櫓,置於塞上,以拒 匈奴 。”《北史·王思政传》:“於是修城郭,起楼櫓,营田农,积芻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 宋 王安石 《澶州》诗:“南城草草不受兵,北城楼櫓如边城。” 解释三: lóulǔ[a movable wooden watchtower] 守城或攻城用的高台战具。 【楼】字解释: 楼(樓) lóu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楼房。楼梯。楼道。楼层。城楼。岗楼。阁楼。楼台。楼船。办公楼。高楼大厦。 姓。 笔画数:13;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431234531 【橹】字解释: 橹(櫓) lǔ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摇橹过江。 笔画数:16;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352512112511 |
上一个:波速
下一个:封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