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秸
词语 | 藁秸 |
---|---|
拼音 | gǎo jiē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亦作“藳秸”。祭祀时用的草席。(二)、稻、麦等的秆子。 解释二: (一)、亦作“藳秸”。祭祀时用的草席。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其牲用犊,其席用藁秸。” 宋 苏辙 《南京留守贺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 (二)、稻、麦等的秆子。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诗:“践蹋比尘埃,焚烧同藳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凡捕鶉者必以夜,先以藁秸插地,如禾陇之状,而布网于上。” 【藁】字解释: 藁gǎo 〔藁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根可入药。亦称“西芎”、“抚芎”。 笔画数:1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41251252511234 【秸】字解释: 秸jiē 农作物收割以后的茎:麦秸。豆秸。秫秸。 笔画数:11; 部首:禾; 笔顺编号:31234121251 |
上一个:尸蹷
下一个: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