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厂
词语 | 粥厂 |
---|---|
拼音 | zhōu chǎ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旧时官府、慈善团体或人士施粥以赈饥民之所。解释二: (一)、旧时官府、慈善团体或人士施粥以赈饥民之所。 《明史·袁应泰传》:“ 山东 大饥,设粥厂哺流民,缮城濬濠,修先圣庙,饥者尽得食。”《清史稿·世祖纪二》:“乙酉,设粥厂賑京师飢民。”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德报》:“ 康熙 癸卯岁大饥,偕弟 公逊 设粥厂於 南翔 甫里 ,日计粟五十石,罄家賑济。” 萧乾 《往事三瞥》:“于是,就摸着黑,嚓嚓嚓地朝粥厂走去。” 孙犁 《澹定集·乡里旧闻三》:“他们走了以后,不久在 义里村 就设立了一座粥厂。” 【粥】字解释: 粥zhōu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粥。 像粥的东西:泥粥。乱成一锅粥。 粥 yù 古同“育”,生养。 古同“鬻”,卖。 笔画数:12; 部首:米; 笔顺编号:515431234515 【厂】字解释: 厂(厰) chǎng 指用机械制造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工场。 有空地方可以存货或进行加工的地方:煤厂。 棚舍:“枳篱茅厂共桑麻。” 中国明代为加强专制统治而设的特务机关。 厂 ān ㄢˉ 同“庵”,多用于人名。 厂 hàn ㄏㄢˋ 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的地方。 笔画数:2; 部首:厂; 笔顺编号:13 |
上一个:真亮儿
下一个:铣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