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吏
词语 | 罢吏 |
---|---|
拼音 | bà l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免职的官吏。解释二: (一)、免职的官吏。 明 王世贞 《初春偶成自嘲》诗:“罢吏无餘牘,挥毫仅小词。” 解释三: 作者是主张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他想联合农民起义军抗清,南明皇帝不采纳他的意见,他自请任桂林留守,数次击退清兵,终因力量悬殊,城破被俘,备受酷刑,始终不屈,英勇就义。这是作者在狱中的作品《浩气吟》组诗中的一首。 【罢】字解释: 罢(罷) bà 停,歇:罢休。罢工。罢课。罢市。罢论(打消了打算)。罢笔(停止写作)。 免去,解除:罢免。罢官。罢职。罢黜。 完了,毕:吃罢饭。 罢 (罷) 同“吧2”。 罢 (罷) pí 古同“疲”,累。 笔画数:10; 部首:罒; 笔顺编号:2522112154 【吏】字解释: 吏lì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笔画数:6; 部首:口; 笔顺编号:125134 |
上一个:八能
下一个:败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