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语
词语 | 通语 |
---|---|
拼音 | tōng yǔ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传达话语。(二)、全国范围或全民族间的普通词语。 (三)、指几个地区内普遍使用的词语。 (四)、通常的说法。 解释二: (一)、传达话语。 《汉书·佞幸传·淳于长》:“ 长 主往来通语东宫。”《汉书·匈奴传下》:“﹝ 康居王 ﹞即使使至 坚昆 通语 郅至 。” (二)、全国范围或全民族间的普通词语。 (三)、指几个地区内普遍使用的词语。 《方言》第一:“悼、惄、悴、憖,伤也。自 关 而东, 汝 、 潁 、 陈 、 楚 之间通语也。” (四)、通常的说法。 宋 苏轼 《跋欧阳文忠公书》:“贺下不贺上,此天下通语。” 解释三: 通语,读音是tong yu,汉语词语,解释为指在广大地区里通常共同说的词语。 【通】字解释: 通tōng 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 懂得,彻底明了: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 传达: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 往来交接: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ě)(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 普遍、全: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通奸。私通。 笔画数:10; 部首:辶; 笔顺编号:5425112454 【语】字解释: 语(語) yǔ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说:细语。低语。 Punjabi 语 (語) yù 告诉:不以语人。 Punjabi 笔画数:9;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1251251 |
上一个:老鸹翎
下一个:绮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