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裸
词语 | 髡裸 |
---|---|
拼音 | kūn luǒ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髠裸”。亦作“髠躶”。谓脱去衣帽,剃去头发,露顶光身。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碣》:“纵归田里, 可久 髠躶而返。”解释二: (一)、亦作“髠裸”。亦作“髠躶”。谓脱去衣帽,剃去头发,露顶光身。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碣》:“纵归田里, 可久 髠躶而返。” 解释三: 髡裸,读音kūn luǒ,汉语词语,亦作“髠裸”。谓脱去衣帽,剃去头发,露顶光身。 出处于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碣》。 【髡】字解释: 髡kūn 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髡首(剃去头发,光头)。髡钳(剃去头发,并用铁圈束颈)。 古代指和尚。 古代称修剪树枝。 笔画数:13; 部首:髟; 笔顺编号:1211154333135 【裸】字解释: 裸luǒ 露出,没有遮盖:裸露。裸体。裸裎(脱衣露体)。赤裸裸。裸子植物。 笔画数:13; 部首:衤; 笔顺编号:4523425111234 |
上一个:文茵
下一个:吕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