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葬
词语 | 乡葬 |
---|---|
拼音 | xiāng zà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谓每乡建一大墓,以葬弃尸。解释二: (一)、古代谓每乡建一大墓,以葬弃尸。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大历 初, 关东 人疫死者如麻, 滎阳 人 郑损 ,率有力者,每乡为一大墓以葬弃尸,谓之乡葬。” 解释三: 乡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āng zàng,是指古代谓每乡建一大墓,以葬弃尸。 【乡】字解释: 乡(鄉) xiāng 泛指小市镇:乡村。穷乡僻壤。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乡井。乡里(a.家庭久居的地方;b.同乡的人)。乡党(乡里)。乡试。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城 笔画数:3; 部首:乙; 笔顺编号:553 【葬】字解释: 葬zàng 掩埋死人,泛指处理死者遗体:安葬。埋葬。土葬。火葬。海葬。葬送。葬礼。葬仪。 笔画数:12;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35435132 |
上一个:殊庭
下一个: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