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
词语 | 麋鹿 |
---|---|
拼音 | mí l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也叫四不像。哺乳动物。过去认为它角似鹿,头似马,体似驴,蹄似牛,但又不全像以上四种动物中的一种,故名。毛淡褐色,性温驯,食植物。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由于历代无节制地猎捕,现已无野生种。解释二: (一)、麋与鹿。 《孟子·梁惠王上》:“乐其有麋鹿鱼鳖。” 唐 孟郊 《隐士》诗:“虎豹忌当道,麋鹿知藏身。” (二)、即麋。 《墨子·非乐上》:“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 唐 崔道融 《元日有题》诗:“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清 孙枝蔚 《送陆粲石之金陵省令兄绣闻时归自关外》诗:“东头重聚因麋鹿,原上相关有鶺鴒。” 【麋】字解释: 麋mí 〔麋鹿〕哺乳动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原产中国,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俗称“四不像”。 笔画数:17; 部首:鹿; 笔顺编号:41352211535431234 【鹿】字解释: 鹿lù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粗,粗劣:鹿裘。鹿布。鹿床。 姓。 笔画数:11; 部首:鹿; 笔顺编号:41352211535 |
上一个:螺钹
下一个:石中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