髴髴
词语 | 髴髴 |
---|---|
拼音 | fú f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即狒狒。《尚书大传》卷五:“髴髴, 周成王 时 州靡国 献之。”《山海经·海内南经》“ 梟阳国 在 北胊 之西,其为人人面长脣,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 晋 郭璞 注:“《周书》曰:‘ 州靡 髴髴者,人身反踵,自笑,笑则上脣掩其面。’《尔雅》云:‘髴髴。’”参见“ 狒狒 ”。解释二: (一)、即狒狒。 《尚书大传》卷五:“髴髴, 周成王 时 州靡国 献之。”《山海经·海内南经》“ 梟阳国 在 北胊 之西,其为人人面长脣,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 晋 郭璞 注:“《周书》曰:‘ 州靡 髴髴者,人身反踵,自笑,笑则上脣掩其面。’《尔雅》云:‘髴髴。’”参见“ 狒狒 ”。 解释三: 髴髴,是汉语词汇,读音是fèi fèi,意思是狒狒。 【髴】字解释: 髴fú 同“佛2”。 古代妇女的首饰。 笔画数:15; 部首:髟; 笔顺编号:121115433351532 |
上一个:字汇
下一个: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