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餗
词语 | 鼎餗 |
---|---|
拼音 | dǐng s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指鼎中食品。后常借指政事。解释二: (一)、指鼎中食品。后常借指政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趍鼎餗,代耒耜。” 唐 权德舆 《仲秋朝拜昭陵》诗:“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餗。”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六》:“鼎餗、用贤、履险、出坎、处困、震恐、行旅、丧羊,此可尽以是非决乎?”参见“ 鼎折覆餗 ”。 【鼎】字解释: 鼎dǐng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锅:鼎罐。鼎锅。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 笔画数:12; 部首:鼎; 笔顺编号:251115132125 【餗】字解释: 餗sù 古代指鼎中的食物,后泛指美味佳肴:“奇珍异味天庖餗。” 笔画数:15; 部首:飠; 笔顺编号:344511541251234 |
上一个:烂赏
下一个:阿伏至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