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
词语 | 十二公 |
---|---|
拼音 | shí èr gōng |
字数 | 3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指《春秋》所载 鲁国 的十二个国君,即 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解释二: (一)、指《春秋》所载 鲁国 的十二个国君,即 隐公 、 桓公 、 庄公 、 闵公 、 僖公 、 文公 、 宣公 、 成公 、 襄公 、 昭公 、 定公 、 哀公 。 《汉书·儒林传序》:“﹝ 孔子 ﹞因 鲁 《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 文 武 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庄子·天道》“﹝ 孔子 ﹞往见 老耼 而 老耼 不许,於是繙十二经以説” 唐 陆德明 释文:“又一云:《春秋》,十二公经也。” 【十】字解释: 十shí ㄕˊ ◎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 表示多、久:~室九空。 ◎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中译英:ten 【二】字解释: 二 【公】字解释: 公gōng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雄性的:公母。公畜。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姓。 母私婆 笔画数:4; 部首:八; 笔顺编号:3454 |
上一个:蟛螖子
下一个:结宇
相关词语:
第二流十善道一二三十八滩十六相十三行庾公尘文公红七十岁十二子山公醉二耶舍十八九无是公二赖子名二代亡是公三月二粗十番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