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壤
词语 | 内壤 |
---|---|
拼音 | nèi rǎ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同“内伤”。壤,通“伤”。《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范宁 注:“凡所吐出者,其壤在外;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内。”杨士勋 疏:“‘壤’字为《穀梁》音者皆为伤。徐邈 亦作伤。”宋 王安石《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诗:“重轮庆自离明发,内壤阴随解泽销。”解释二: (一)、同“内伤”。壤,通“ 伤 ”。 《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 范宁 注:“凡所吐出者,其壤在外;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内。” 杨士勋 疏:“‘壤’字为《穀梁》音者皆为伤。 徐邈 亦作伤。” 宋 王安石 《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诗:“重轮庆自离明发,内壤阴随解泽销。” 解释三: 内壤,读作nèi rǎng ,汉语词语,是指内伤。 【内】字解释: 内nèi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外 内 nà 古同“纳”,收入;接受。 外 笔画数:4; 部首:冂; 笔顺编号:2534 【壤】字解释: 壤rǎng 松软的土,可耕之地:土壤。沃壤。壤土。 地,与“天”相对:霄壤。天壤之别。 地区,区域:壤界。接壤。穷乡僻壤。 古同“攘”,纷乱。 古同“穰”,五谷丰收。 霄 笔画数:20;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41251251112213534 |
上一个:铁门限笔
下一个: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