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绌
词语 | 退绌 |
---|---|
拼音 | tuì ch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见“退黜”。解释二: (一)、见“ 退黜 ”。 解释三: 拼音:tuì chù注音:ㄊㄨㄟˋ ㄔㄨˋ亦作“ 退绌 ”。 1.废免;罢退。 晋 王嘉 《拾遗记·吴》:“后有贪宠求媚者,言夫人幻耀於人主,因而致退黜。”《南齐书·褚渊传》:“今受禄弗辞,退绌斯愿,於臣名器,非曰贬少,万物耳目,皎然共见,宁足仰延圣虑,稍垂矜惜。”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至於大臣退黜,百官得罪,多自局中。御史之权,反在其下矣。”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甲申三月,适逢严旨,枢廷五大臣全行退黜,降罚有差,北屋为之一空。”2. 退落;下降。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 咸通 、 乾符 之际, 龙门 有万仞之险,莺谷无孤飞之羽,才名则 温岐 、 韩铢 、 罗隐 ,皆退黜不已。” 【退】字解释: 退tuì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退步。退路。退却。退让。倒退。 离开,辞去:退席。退伍。退职。退休。引退。 送还,不接受,撤销:退还。 脱落:退色。退毛。减退。 和柔的样子:退然。 迟缓,畏缩:“求也退”。 进 笔画数:9; 部首:辶; 笔顺编号:511534454 【绌】字解释: 绌(絀) chù 不足,不够:支绌(款项不够分配)。左支右绌。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古同“黜”,罢免,革除。 笔画数:8;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52252 |
上一个:木渎
下一个:馆娃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