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
词语 | 开山 |
---|---|
拼音 | kāi shān,kāi·shā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 kāi shān ] (一)、因采石、筑路等目的而把山挖开或炸开。(二)、开放已封的山地,允许放牧采伐。 (三)、佛教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 [ kāi·shān ] 〈名〉佛教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的人。解释二: (一)、在名山创立寺院。 宋 刘克庄 《送日老住九座山》诗:“守土亲为大檀越,开山留下废砧基。”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余游 云门 诸寺,至 平阳 , 山翁 开山经始。”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过桥不远在山麓的倾斜中,有一座 明 时开山的古寺名叫 茶土寺 。” (二)、指首次住持。 宋 志磐 《佛祖统纪·择卿法师》:“ 元祐 二年,初建 寿圣院 ,请师开山。” (三)、开创学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且 唐 初诸家,如 虞 、 褚 、 欧 、 薛 ,尚傍 山阴 门户。至 过庭 而超然融会,变成一家,几与《十七帖》争道而驰,亦一开山作佛手也。” (四)、学派的开创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王文简公 士禎 才地渊雅,其诗学为本朝开山。” 蔡元培 《<鲁迅先生全集>序》:“最近时期,为旧文学殿军的,有 李越缦 先生;为新文学开山的,有 周豫才 先生,即 鲁迅 先生。” (五)、为采石、筑路等目的而把山岩挖开或炸开。 (六)、开垦荒山。 (七)、指在一定时期开放已封的山地,可进行放牧、采伐等活动。 【开】字解释: 开(開) kāi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分割:对开。三十二开本。 通,使通:开导。开窍。 使显露出来:开采(挖掘矿物)。开发。 扩大、发展:开扩。开拓。 发动或操纵:开动。开车。 起始:开始。开宗明义。 设置、建立:开创。开国。开设。 列举,写出:开单子。开发票。 支付:开销。开支。 沸腾,滚:开水。 举行:开运动会。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开。 启关闭谢落 笔画数:4; 部首:廾; 笔顺编号:1132 【山】字解释: 山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姓。 笔画数:3;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 |
上一个:过録
下一个:戒劝